标准布救援应急至1钟电梯年发2分上海时间缩短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10月22日,上海标准2021年“上海标准”发布。布电记者了解到,急救间缩11个标准项目获评“上海标准”,短至包括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标准、分钟智慧电梯标准、上海标准人脸识别系统标准等项目。布电
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透露,急救间缩此次评定按照国内领先、短至国际先进的分钟要求,经自愿申请、上海标准第三方机构专业技术评价、布电社会公示、急救间缩“上海标准”评价委员会综合评定,短至最终11个标准项目获评“上海标准”,分钟涵盖上海市制定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涉及数字治理、数字经济、数字生活、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其中数字化和人工智能领域标准项目数占比过半。
据介绍,“上海标准”评价关注标准先进性、创新性,关注标准实施成效,11个“上海标准”项目体现了标准在新兴技术应用、城市数字化转型、人民城市建设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如垂直交通的“智慧脑”—智慧电梯标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构建数据牵引、响应及时的全市智慧电梯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有效提升了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效率和电梯突发事件的监管水平,标准实施后,通过远程监测自动识别到的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平均时间大幅缩减至12分钟。
医疗付费一件事的“强支撑”—医疗付费“一件事”标准,在全国首创医保脱卡支付和信用就医新模式,创新设计“亲情付”等人性化功能,成功实现医疗付费流程再造,标准实施后,实现患者诊疗付费“零”排队,就医时长平均节约45分钟。
11个“上海标准”项目,体现了标准在先导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者”—人脸识别系统标准,是国内外首个人脸识别系统标准,其人脸检测、人脸验证、人脸辨识、活体检测等关键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在国内外多项顶级赛事及测试中摘得桂冠,是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基于该标准技术的面部识别测温产品及大数据防疫系统,为助力国内外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11个“上海标准”项目还体现了标准在科技创新策源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如天空之吻的“对接术”—空间对接机构试验标准,技术指标完整有效、科学先进,天地数据对比偏差小于5%,自主研制的试验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准实施后,试验次数减少42%,试验周期缩短60%,15次在轨对接与分离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作出重大贡献。
同时,也体现了标准在促进高水平开放中的作用,如遍布全球的“金融芯”—中国银联IC卡技术标准,有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并已授权成为了泰国、缅甸、亚洲支付联盟(APN)行业标准;守护生命的“窄标准”— 窄治疗指数药物质量评价标准,吸引全球知名跨国制药企业、世界500强企业、长三角区域制药企业积极参与执行,深化了标准国际化合作。
2021年是“上海标准”标识制度实施第二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会同社会各有关方面,持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经过两年努力,就“上海标准”工作制度而言,已形成从地方法规、到行政规范性文件、到技术规范性文件、再到具体操作指南的纵向体系;同时也形成了从培育发动、到专业评价、到宣传推广、再到跟踪评估及应用实施全过程的横向体系。
两年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推进“上海标准”培育池建设,依托相关标准化技术力量,为自愿进入“培育池”的标准项目提供专业孵化服务,指导培育单位及时将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研制和实施更多创新性、引领性、先进性标准,并按照培育一批、成熟一批、评价一批的原则,不断产出“上海标准”项目,逐步扩大“上海标准”集群。持续打造高标准品牌方面,广泛宣传推广“上海标准”,引导全社会增强高标准意识,不断提升“上海标准”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责任编辑:50
(责任编辑:知识)
-
大盘早间震荡调整,深成指跌超1%,创年内新低。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45%,报3068.31点;深成指跌1.03%,报10150.29点;创业板指跌0.85%,报2046.97点。板块方面,环保、养 ...[详细]
-
第四届进博会进入100天倒计时 特殊食品继续实行“6+180+365”措施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7月26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倒计时100天新闻通气会上,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对特殊食品实行“6+180+365”服务措施,并 ...[详细]
-
不退款只返币引发万余条投诉 知乎、B站、小红书等涉嫌强制消费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明明是花钱买服务,没买到服务为什么不退款,只返回平台的虚拟币。”近日,多位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反映,在多个网络平台遭遇无法正常退款的情况。《中国消费者报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孟刚)上海苏博眼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苏博眼镜)日前因发布虚假广告被罚款5万元。这并非该公司首次遭处罚。记者梳理发现,此前该公司就曾因以欺诈手段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3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选购可去除花粉过敏原空气净化器时,要注意“过敏原去除率”和“颗粒物洁净空气量”两大指标,不是所有净化器都能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童颖记者吴采平)10月26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12315指挥中心近日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湖北省网络消费投诉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湖北省市场监管局12315指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把“东方明珠”吃进嘴里、把“上海市市花”戴在衣领上、还有充满童年回忆的动画合集拼图……9月17日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铭)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丛生,涉及教育培训的消费纠纷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和痛点。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四川省消费者组织共受理有关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839 ...[详细]
-
在上个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历史性下行25个基点后,11月LPR“按兵不动”符合预期。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1%,5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把“东方明珠”吃进嘴里、把“上海市市花”戴在衣领上、还有充满童年回忆的动画合集拼图……9月17日 ...[详细]